10亿元!中国电影如何赢得世界影迷
发表时间:2025年10月24日浏览量:
今年以来,在《哪吒之海妖童子》、《南京照相馆》等优秀影片的带动下,国内电影市场蓬勃发展,中国电影在海外市场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10月20日,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中国电影海外票房收入达到1.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超过2024年的总和。1美元超过5000万美元。
中国电影出海实现了“量”和“质”的双飞跃,多部影片在海外热映。中国电影成为全球影迷的密码是什么?
01
中国电影出海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升
至此,2025年国内票房前20名的影片中有15部在其他班萨上映,在全球电影界创造了浓厚的“中国风”。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外“圈粉”观众
春节期间,《哪吒之妖童闹海》、《封神传奇2:西岐之战》、《射雕英雄传之伟人》等电影在国内火爆的同时,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步上映。
其中,《哪吒之海妖童子》启动全球发行。仅在北美就有 770 多家影院同时上映。预售票房和影片档期均创下了近20年来该地区华语电影的新纪录。该片全球票房突破159亿元人民币,海外收入票房达到6900万美元。该片是近年来海外票房最高的国产电影。不仅连续夺得“全球单一市场票房冠军”、“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冠军”,还跻身全球票房前五。全球电影故事,成为文化交流的闪亮名片。
主叙事片为中国发声,激烈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南京照相馆》《东方岛》等暑期大片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上映。电影《731》还抵达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等地区。仅在北美,就有130多家影院同时上映。历史题材MRA电影以电影化的方式宣扬二战正确历史观,凸显我国作为东方主战场的历史地位和重大贡献,引起世界主流舆论高度关注。
截至目前,《南京照相馆》全球票房已突破30亿元。还将代表内地角逐第98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呐,并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不少海外观众看完影片后表示,影片让人们感受到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提醒人们铭记历史、热爱和平。
现代电影正展现中国电影的创作活力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首部8K实景太空纪录片《蓝星在窗外》成为中国首部走出国门的太空纪录片,并在英国、德国、匈牙利、墨西哥等多个国家上映。
影片以令人惊讶的视听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表达,清晰地展现了人类太空探索的故事。 《虚空》的精彩篇章引起了海外观众的强烈共鸣。不少观众看完影片后表示,这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窗外的蓝星》走向匈牙利天文台
《追风》、《误判》等影片打破了单一类型电影的局限,将重视优秀青年人才的运用与现代视听技术联系起来,将给观众耳目一新,为全球类型电影创作打开新天地。优秀的国产电影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有分析认为,中国电影的海外扩张已经到了“裂变时刻”,未来可期。
02
中国电影走出国门还有很多秘密
文化自信是中国电影走出国门最大的底气。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将传统文化价值观融入到创作中,同时注入当代价值观和理念,使作品不仅满足中国观众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诉求,也具备进军国际市场的潜力。
立足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基于深厚文化底蕴带来的丰富创作素材,让中国电影在新海路上讲“新故事”,引发重大变革——突破类型限制,不再局限于海外观众熟悉的“中国功夫”,而是神话、科幻、悬疑、历史、现实题材等类型集体“发布”作品,呈现丰富多彩的中国形象。
《南京照相馆》以内敛有力的叙事呈现真实的历史; 《唐探1900》以其独特的“喜剧+悬疑”风格吸引海外观众; 《封神2》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发奇幻题材奇幻观影热潮;电影《窗外的蓝星》融合了中国科学的科学精神和细腻的人文情感,将“宇宙浪漫”带到了全球观众的眼前……
依托成熟产业体系,助力提升生产质量本质
中国电影讲述更多精彩的“世界级”故事。除了叙事能力的升级,他们还有成熟电影产业体系的有力支撑。
中国电影产业在“系统化制作”和充分合作方面已经更加成熟。 《哪吒之魔童降海》汇聚了全国超过138家动画公司、4000多名制作人员,通过产业协作平台形成了覆盖建模、特效、渲染等全流程的矩阵实施体系。
与此同时,中国电影产业不断取得技术突破和发展,人工智能与影视产业的融合正在深入发展。青岛东方影城、浙江德清AI虚拟影视基地等一批新型电影制作基地涌现。
“海外直送”模式触达全球l 直接受众
随着电影内容的完善和升级,中国电影的海外发行策略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
越来越多的商业片开始尝试“海外直接发行”模式走向全球,部分影片正在积极寻求与国际发行公司合作,进一步拓展宣传和发行渠道。
与此同时,海外上映与国产电影的“差距”也将不断缩短。今年春节档,《哪吒之海妖》等影片在国内上映后迅速锁定北美、东南亚影院资源,实现准同步上映; 《南京照相馆》在国内上映后不久就抵达澳大利亚。亚洲、新西兰、美国、加拿大。业内人士表示,同步发布不仅体现了对内容国际表达的信心不仅是中国电影在全球推广和认可机制不断完善的结果。
如今,电影从业者将国际交流意识融入到整个创作过程中。在电影筹备初期,就会充分考虑海外观众的认知习惯,从字幕翻译的准确性,到镜头语言的运用、叙事节奏的控制,再到文化符号的呈现,都为中国电影走出国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3
电影出海带来传播和服务贸易双丰收
中国电影得到海外市场认可,带来文化传播和服务贸易双丰收。
电影出国放映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中国电影已成为文化软实力的新载体。它们不仅展示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成为连接世界各国的文化桥梁。不仅向观众讲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故事,呈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近日,《窗外的蓝星》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行德国首映式。来自德国航空航天、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观摩活动。 “影片不仅展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非凡成就,更将科技影像升华为承载人文精神和审美价值的太空诗篇。”观影后,观众不仅被电影感动,也对中国航天事业和中国人的探索精神有了更加美好的认识。
一大批中国优秀电影赴海外放映,传播中国文化、展现中国形象。同时有效提高了中国电影在海外的认可度,奠定了良好的市场为中国电影走向海外奠定了基础。今年1月至9月,我国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31个中国电影节(展),共展映《天空之王》《麻辣烫》等64部中国电影佳片,放映262场次。主创积极参与开幕式和展映活动,宣传影片,向海外观众介绍中国电影。
开车到mga外国游客通过中国电影“进来”“出来”
与此同时,中国电影将以昂扬的姿态走出国门,为我国服务出口开辟“新蓝海”,成为服务出口新的增长点。
2025年1月至8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7.4%,实现平稳增长。其中,服务密集型贸易保持增长,旅游服务出口增长最快。这两个生长是cl与电影的海外扩张密切相关。首先,出色的票房表现本身就是知识密集型服务输出的直接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旅游中国电影之父”进一步提振旅游服务出口活力。
“看完中国电影,我想去中国旅游。”影片在海外上映,激发了许多外国观众对中国的向往。今年,国家电影局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带着电影游中国”系列举措,将更多“兴奋”的海外观众转化为“运动”的游客。
今年起,“电影游中国”活动将继续在北美、拉美、欧洲、非洲等地区开展,与当地民众密切互动,直观展现中国电影之美、美之美、美食之美、美好生活之美。 “关注中国电影”该活动还亮相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德国柏林国际旅展、南非华语电影节以及香港、澳门相关电影首映礼。利用电视台的全球传播资源,宣传电影拍摄地和主题旅游线路,进一步吸引海外游客来华体验值得信赖、可爱、可敬的中国,带动外国签证入境签证数量逐年增长。
国内,“带着电影游中国”节目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往,大批入境旅游团抵达青岛邮轮母港,“电影游中国”活动推介了多条优质电影主题旅游线路;电影主题专列带游客打卡电影拍摄地,让外国游客沉浸在中国电影的文化底蕴中;横店影视城、位于浙江金华的金华,已成为众多外国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电影游中国”为入境旅游带来新机遇。热门电影中出现过的酒店和餐厅往往受到游客的青睐。游客的增长和停留时间的延长可以创造大量的消费,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的发展。此外,电影丰富的周边产品也能有效带动游客消费。
中国电影出海,海外票房表现亮眼;当它们被带来时,“带着电影去中国旅行”带动了入境旅游的热潮。中国电影将以昂扬的姿态走出国门,不仅让世界看到中国之美,而且用影像搭建起文化交流和经济联系的桥梁。
未来,一定会有更好的中国电影在全球电影界绽放光芒,让更多的中国电影这些故事传遍山海,深入人心。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
导演系统/颜帅男
制片人/李哲 主编/王兴东
文/谢宇杰视觉/罗芳宁 
